学院首页  >  学院动态  >  文章内容
弘扬中国精神现场教学——思政课进影院

12月5日,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,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上好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程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80多名学生将课堂再次搬进电影院,开展“弘扬中国精神”专题现场教学。

现场教学活动分为授课、观影、展示、分享、竞赛五部分。首先,授课部分由基础课教研室孙旻煜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,必须弘扬中国精神,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”引出本次课主题——弘扬中国精神,并对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、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时代精神的具体内涵进行讲解,引导学生思考、总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。

为时135分钟的观看《夺冠》电影后,由两位同学分别就女排精神和郎平介绍进行现场分享。成贤电子201的刘庆祥同学分析了女排精神包括:勤学苦练、无所畏惧、顽强拼搏、团结奋斗等优良品质,并和在场同学分享了中国女排的发展史,从女排的曙光期到经历波折又再次腾飞的艰苦奋斗历程,刘庆祥同学提出了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,是时代的主旋律,改善社会风气,同时还是国人的精神助力剂。随后,常大软件201魏邵滨同学又从郎平的人物生平、外界评价、坎坷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了郎平的职业生涯,他提到:我们应该学习郎平凭借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战胜比赛,努力做到将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
观看完电影及同学的展示后,在场同学借助云班课抢答、随机选人等功能积极参与自己的观影分享。网络201刘浏同学提到:看完《夺冠》注意到了一个细节,女排姑娘们丢球的时候说的是“我的我的”不推卸责任,反观巴西队逆风的时候低头皱眉指责队友,缺乏了团结协作的精神。他认为女排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七十年从落后挨打到民族复兴,靠的就是团结还有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拼搏。特定的历史背景下,女排精神超越了体育给人以鼓舞。而在新时代,同样应该学习、传承和弘扬女排精神,学习女排顽强拼搏、团结协作。常大软件201张子童分享道:最大的感受就是拼搏,听完女排教练陈忠和唱的《爱拼才会赢》,意识到女排精神的精髓就是团结和拼搏,作为青年人,在最青春的年华也应该敢拼敢闯,不想在最好的年华留下遗憾。

最后,教师借助云班课在现场发布关于“三大球、三小球”的知识竞赛,选出最优成绩一名,由倪琳妍老师为获胜同学颁奖。一等奖获得者常大软件201的赵凯分享获奖感悟提到喜欢这种创新形式的授课方式,也意识到平时积累知识的重要性,也将本次获奖的经历激励自己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。

此次现场教学活动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让参与的同学收获颇多。《夺冠》电影弘扬的女排精神所流露的拼搏、团结、奋斗、创新也将激励学生产生共鸣,创新的教学形式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加深印象。思政课改革之路需要严密思考大胆创新,思政课改革也应学习女排精神奋勇争先!(马克思主义学院,文/孙旻煜,图/倪琳妍)


上一篇:我校组织开展“走近民法典”系列活动

下一篇:弘扬劳动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—素质教育部举办劳动教育专题讲座